反璞歸真

   

回北海道兩個月是很開心,不過離開日本一陣子,剛開始仍有些不能適應。抵達札幌的第二天早上,老師騎腳踏車跟我去生協加入住宅保險,然後去北20西4的宿舍報到──這是很荒謬的,北海道大學要求指導教官必須陪同外國人研究員一起辦理上述手續,即便我完全能使用日文溝通。我的老師又沒助理(大部分日本老師都沒有這種東西),只好他親自出馬。在台灣根本不可能想像啊,一個五十多歲的資深老師,騎腳踏車帶著學生處理這些瑣事。北海道大學在這些事務處理上,還是不太進步的。

 

    學校願意給我研究室,並以便宜的價格供應住宿,這些安排固然令人感激。但跟待了一年的台灣的研究室和住處相比,舒適度還是有差。好友P來我研究室參觀,第一句話就說,哇,這裡跟你台大的研究室差太多了吧。學校裡面沒有免費的咖啡,不能在自己的研究室裡躺下來睡覺交通工具沒有汽車,只有腳踏車(感謝BT接濟,不然還得停留在走路的階段)。宿舍的單人床寬度僅90m ,好久沒睡過這麼窄的小床。至於宿舍沒電視、沒收納盒的各種不滿,就不一一述說了。

 

    跟我媽抱怨完上述事情後,我媽頗有洞見地指出,「你這講法跟十年前一起從台大到北海道交換的X學長如出一轍嘛」。當時三十歲左右、已經是律師的X學長,剛到札幌時也說,物質生活彷彿從天堂掉到地獄(我那時還是二十出頭的小朋友,根本沒感覺有任何天堂和地獄的差別,所以早把這段話忘了)。我聽完心中一愣,原來,曾幾何時,我也變得跟X學長一樣,在台灣有了職業基礎,而學生程度的物質水準,在我們看來變成一種匱乏和後退。

 

    不過人還是有彈性的啦,兩天後我就適應了簡樸的生活型態,也喜歡上在沁涼的空氣中騎上10分鐘腳踏車的感覺。

 

5 comments Add yours
  1. 我倒是覺得是台大硬體太好(指教授研究室,大概是北大的兩倍大吧),
    但「大學之大,不在於大樓,而在於大師」(大概是五四時代之類的大物
    講的帥話吧),我覺得,台大正在往相反的方向,加速度而去,同時還沾
    沾自喜。

  2. 可是我覺得台大給的研究室很一般大小呀~
    而且像我們還必須有實驗室跟一堆研究生及助理就總覺得空間不夠,
    東西總是沒地方放,大家都是往走廊發展,
    所以每次要做什麼環安衛檢查的時候,
    都很容易被說走道空間不足,有安全逃難上的風險。

  3. 這個指責很嚴厲啊,對於現在台大(或者說台灣的學術界)設定的目標和方向是不是正確,我還沒有立場評斷,而只能服膺體制。

  4. 二樓說的應該是兩個法學部的研究室大小相比較的結果,畢竟文科沒有實驗室,教師的研究室就是一人空間。大學裡面有各種各樣的科系,的確拿農學部比較的話,台大可能跟北大差不多吧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