飛雪落櫻豬苗代1

        12930日,2天都是陽光普照的晴天,我們來到了距離東京4小時車程的北方福島縣豬苗代,主要目的就是滑雪。經過一位日本朋友(此後直接稱呼他村山)的幫忙,我得以加入這個Local Tour,雖是這樣說,但本團的台灣人和日本人卻是一半一半,並非全是日本人。由此也可以看出有多少台灣人在日本生活了。 

 

早上七點我們就匆匆忙忙到新宿車站集合。這回我去日本有12天,東京的天氣一直都很好,只有一天是雨天,平均氣溫都維持在攝氏4-8度,然而我卻覺得跟台灣的10幾度的感覺很像,也許是日本比較乾燥吧。更重要的是,那邊室內一定有暖氣,所以冷的時刻有限,但是台灣卻少有暖氣的,記得剛回台北那幾天恰巧碰到寒流來襲,我跟我的同伴都覺得台北比東京還冷🙂,窩在家裡也沒用,一陣陣的寒意直上心頭,已經穿的跟裹肉粽一樣了,還是覺得冷。我們都有個疑問,明明台北寒流來時也冷得跟東京沒啥兩樣了,為什麼大家還是不裝個暖氣?呵呵,純粹是開玩笑的。 

 

        這天去滑雪時,也是個大晴天,我只穿了4件衣服:一棉質衛生衣,一高領貼身毛衣,一毛衣,一外套,帶了換洗的內衣褲和相機等東西就出發了。滑雪器具和雪衣的出租費用已含在我們的團費中,另外飯店一定會備有日式浴衣可穿,什麼睡衣啦都不用帶。這個旅行團吃的住的都是很享受的,包含從新宿到豬苗代的交通,一晚住宿,第一天的三餐和隔日早餐,滑雪器具費和門票,總共花費是是日幣21000,相當於台幣5250元左右(最好的匯率之下) 

 

        這天早餐在遊覽車上食用,是麥當勞的滿福堡餐,跟台灣的一模一樣。接著就是很無聊的四小時車程,只有研究村山的MD那時比較有趣。我們就一直問他,到底買MD回台灣值不值得,他認為普及率還不足,可以不要買。後來我們回台灣後就很後悔聽了他的話,因為在萬年竟然看到一台MD要台幣9990元,拜託,早知道就在日本買了,一台只要台幣約3500元,實在差太多了。在中午時到了豬苗代湖的志濱畔用午餐,此時已經看到室外的積雪遍地,整個人精神都振奮起來了。豬苗代湖是個美麗的大湖,看不到邊際,在志濱畔有白色的野鴨成群飛舞,真是人間美景。不過室外非常寒冷,風又很大,忘記戴手套的我簡直是凍得說不出話來。 

 

        滑雪的地方在山上,從豬苗代湖畔又開了約半小時的車才到。看得出來附近也有不少的滑雪場,很多山頭都呈現出滑雪坡道一條條的樣子。終於看到了我們今晚要下塌的Listel豬苗代,而滑雪場就在飯店後方步行不用一分鐘處。折騰了一會兒,把行李放到大廳寄放處(我們到達時尚未到15:00check-in time),換上滑雪衣服,拿起雪撬和雪杖走向夢寐以求的滑雪場。 

 

先簡介一下那些滑雪設備吧,雪衣是像吊帶褲一樣的東西,大家多半會在裡面再穿一層衛生褲,然後再套上外套,就跟平常在電視上看到的滑雪選手一樣了。接著有滑雪手套,看起來很像在台灣騎機車戴的那種,還有雪靴,是塑膠外殼(為防水)的,穿上後會包的很緊,喔,對了,還要自備長至膝蓋的襪子穿在裡面保暖。當然還有帽子和護目鏡,不過到後來我覺得是臉最冷,因為全身上下就是臉沒有遮蓋到,尤其是我的鼻子又很敏感,吹到冷風後就不停地流鼻涕,完全無法克制像水龍頭般地流,第一天又忘了帶手帕,當了一天的鼻涕人,好醜好醜。雪撬(就是那兩片踩在腳下的東西,不知道中文該怎麼說)很重又很長,有可以扣住雪靴的機關,雪杖很輕,就像是小孩子的塑膠玩具一樣。 

 

        真正走到雪地上,才覺得滑雪很難很難。我以前從未滑過(唉,亞熱帶人怎麼有可能滑雪嘛),第一步是學走路和跌倒。穿著那兩片雪撬,會發現要做什麼都倍感困難,包括要怎麼站著不動,這種在平地想當然爾的事情,然而在雪道上完全不是那麼回事。因為不管是朝上或朝下站立,雪撬就會自動往下面滑動,所以只能像螃蟹那樣橫著站(即雪撬和滑雪坡道呈垂直狀),下面那隻腳要把雪撬的角度略往上傾,才有可能擋住下滑的力量。另外跌倒也是有學問的,要用臀部的側面著地,千萬不能讓臀部落在兩腳中間,正面著地,否則腳一定會扭到受傷,因為那兩片雪撬緊緊扣合著雪靴,讓腳無法活動自如。 

 

這都還算簡單,我感到最挫折的就是開始滑的過程,這天坡道的雪不太厚而且很滑,雖說指導人有說過要減速就用內八字,重心往內側擺,但是我還是抓不到竅門;每當我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往下滑了,然後速度愈來愈快,我就很害怕地趕快自己跌倒,每一次跌倒要爬起來是如此困難,於是挫折感愈來愈大,我覺得自己簡直是在自討苦吃,真的很想放棄了。後來朋友不斷鼓勵,坐上纜車從山上滑下來試試,好吧,我想,買了lift卷就去搭纜車。纜車上沒有任何安全帶,我莫名其妙回想起兩三天前去後樂園坐雲霄飛車的經驗,覺得這纜車還真可怕,然後第一次從纜車下來時又跌倒,差點被後面的撞到頭,就覺得這一趟要滑到山下一定很不順利…。 

 

不管怎樣,我終於是來到了較高的地方,看到遠方的豬苗代湖和一片白茫茫的雪地相連,景色真美,但是往下看到如此陡峭的坡道(其實後來發現這個初學者的坡道是8度,要是平時走路根本不算什麼),就開始心生畏懼。朋友很好心地要幫我克服這種恐懼,決定讓他在前面保護我,於是就變成了他面向山頂倒後滑,我正常向下滑的兩人可笑的形狀。一開始我不會控制快慢,一起步就不停地往下衝,完全無法煞車,可憐的他就得不斷地擋住我,有時衝力甚至大到兩個人一起跌倒,實在是很痛苦。 

 

從山上到山下的路竟是這樣漫長我還是一直跌倒,到了快到山下那一段,才漸漸學會如何減速。說起來是很簡單的,只要把腳弄成像內八字的形狀,很大很誇張的內八字,然後重心往身體內側也就是雪撬內側壓,就自然會減速了。然後要加速時只要用雪杖撐一下地,把腳擺成平行的,就會變快。問題是實際做起來還真難,大概是我的運動細胞不好,村山這時已經乘坐纜車上下數回了,不愧是天生的溫帶人(他以前也沒滑過雪) 

 

        經過這回由上至下,我已經累壞了,決定要回飯店休息。此時大約是下午四點,天色微暗,竟然下起雪來了。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下雪的景象,真的就像謝道蘊的未若柳絮因風起一樣,雪是一片一片地飄落,輕輕柔柔的,無聲無息的,而遠方的豬苗代湖已經模糊了起來。回到飯店,換上浴衣,準備到溫泉大浴場泡泡,舒緩疲憊的身體。大浴場是男女分浴的,所有的人都一樣,要在外面把衣服脫掉,放在竹籃子裡(反正就是專門放衣服的地方),只能拿毛巾進入浴場。 

 

這次我也經歷了夢中的景象,一邊泡著露天風呂,一邊看著雪花片片飛舞,脖子以下是溫泉,頭部以上卻是寒冷雪白的世界,覺得自己真是幸福。剛才說到日本泡溫泉的習慣,在脫掉衣服進入浴場後,要先在旁邊洗乾淨身體,有蓮蓬頭和沐浴乳洗髮精已備妥,洗好後才可以泡到大浴池中。這個浴場有室內也有露天的,可以各取所好。泡了約10分鐘,我就起身出去。這時全身散發著熱氣,十分舒暢。 

 

回到房間看電視,週末的節目比較有趣,有個節目是模仿火燄挑戰者的,也是想出各式各樣的單元,過關的話可得到日幣120萬,其中有個單元讓我印象深刻,就是要參賽者想辦法逗笑九個人,有九次機會,看到那些千奇百怪,有的還很低級的動作,我們就一直笑一直笑。晚上約莫十點多,又下去泡了一次溫泉,回到房間後關上電燈,打開窗簾看夜景,遠處的燈火隨著風雪的加劇而逐漸模糊,看到外邊樓梯上的積雪愈增愈厚,窗外是雪花飛舞的寒冷世界,窗內卻是如此地溫暖安逸。我跟朋友兩人拿了椅子, 用飯店附贈的抹茶包泡了熱茶,坐在窗前,看著窗外迷濛的雪景徹夜長談,這真是很特別的經驗,寧靜安詳的一個夜晚,我坐異國的窗前,享受著片刻的清閒。我想,這也就是我人生期盼的一幕景象了吧。 

 

   

2 comments Add yours
  1. 原來你早就學過滑雪啦~我還以為是到札幌才學的
    看著你學滑雪的文章 也想起你教我滑雪的時候
    呵呵~真有趣

  2. 是啊,其實我第一次滑雪是在豬苗代,不過隔了很久沒滑,再到札幌時幾乎忘光了
    交換學生那整年只去過Rusutsu滑一次,跟豬苗代的模式差不多,一直跌倒
    真的要進步就要密集地練習才有效
    我真正學會八字煞車(プルークボーゲン)和轉彎是2004年吧
    05-06年跟你去滑的時候,才終於敢嚐試中級坡道
    06-07算是比較有突破的一年,遠征Niseko和富良野,並下決心買了用具
    今年也好期待雪季的到來,這可能是我在北海道最後一季的滑雪了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