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流水帳2007.9.12:雍和宮、什剎海

〈←雍和宮〉

早上去銀行辦兩件事,第一是把我的日幣存進戶頭裡,防止帶在身上搞丟了,第二是男友的北京大連往返機票,是拜託朋友訂的,所以得把票款匯給人家。我們到銀行抽號碼牌時,顯示前面有40人在等候,本來覺得應該不會太久,結果足足等了一個半小時。這是正常的嗎?我從來沒在銀行等那麼久過。

        中午吃過飯後,搭計程車去大鐘寺,坐地鐵13號線往北繞一大圈去東直門站,想說從車上看看北京北部的風光,然後再坐一小段車去雍和宮;等於是從北京的西北→北→東北的路線。但實際坐了之後並沒有發現特別的景色,還花了40分鐘才到東直門。

        雍和宮原本是雍正即位前的居所,雍正遷居皇宮後,這裡改為行宮,乾隆9年再改為藏傳佛教格魯派〈黃教〉寺廟,據悉用意是出於政治考量,為鞏固江山之故。此處的招牌和碑文經常是滿、漢、藏、蒙四種文字並列,更可看出乾隆利用宗教治理邊疆的意圖。

        5點前往什剎海,位置就在昨天逛過的北海公園北門對面。旅遊書介紹,這裡原為京航運河終點的船隻停泊處,現在周圍的胡同仍保存了傳統的四合院建築,同時湖畔又有許多新潮時髦的酒吧,是北京熱門的約會地點。穿過蓮花市場的牌樓,第一個映入眼簾的店家就是星巴克,當然不能免俗地進去點了咖啡,並在沙發上好好地休息了一下。啊,星巴克真是讓人安心的地方,不管在哪個國家,星巴克永遠用相同的飲料、裝潢和服務歡迎你。

        話題稍微岔開,這幾天生活下來,發現北京的西式食物不多。以人大校園為例,學校所有餐廳賣的早餐都是豆漿、油條、包子、稀飯,全校只有一家西餅店賣麵包,而且種類不多,味道的話……,根據使用者見證,大概有1/3的機率會踩到地雷。街上的西式餐廳也很少,價錢很貴。個人是覺得,連續10幾天吃中式餐飲,膩是不至於,畢竟花樣很多,北京、上海、四川、廣東、新疆菜,口味都不同;不過偶爾早餐還是會想念麵包。令我比較困擾的的問題是,這裡的咖啡店很少很貴,走路累了想坐下來休息兼補充咖啡因的願望總是落空。

        什剎海周圍的胡同很有名,湖畔有很多人力車在招攬顧客,推銷胡同遊行程。人力車不像計程車跳表收費,而必須自己跟車伕交涉價錢,以前在網路有看過人力車費用的糾紛,為了避免敗興而歸,所以這次就不打算使用這種交通工具了。我們自己租了2台腳踏車,路線可以自由規劃,費用也比人力車便宜。

        在胡同裡面亂騎,觀察一般居民的生活環境。有個佈告欄上貼了好多狗的名稱和照片,原來在北京養狗是需要養狗證的,證件比狗還貴,狗的種類也有限制;話說回來,我在北京的確沒看過什麼流浪貓狗。      〈↑胡同,右前方一對外國人夫婦正在聽解說〉

        由於天色逐漸變暗,腳踏車胡同遊進行了一個小時告終,每人10元。晚上回人大後,跟第一天接濟我的北京朋友吃晚飯兼告別,他送了5張相聲和京劇的CD給我。讓他招待那麼多,最後還拿了禮物,真是受之有愧。我們吃飯的地方是留學生樓旁邊的「集天小吃」,是校園內等級比較高的餐廳〈每餐也不過30-40元〉,晚上還有特定菜餚半價活動,方便實惠。

         9點半,大學的老師來了電話,找我們3人去他家聊天。中間的過程省略,總之最後回到人大已經是半夜3點了。

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