掃馬桶之日台差異

        回台灣見到親人是件高興的事,但生活上的文化衝擊從沒少過。我家已經是將近二十年的建築了,設備不免老舊,三套衛浴中只有一個馬桶還可以正常沖水。而且說真的,感覺每個馬桶都很髒,雖然這樣暴露家醜實在不太對,例如接近排水口處已經不是正常馬桶陶器的顏色,而是褐色(生鏽?排泄物的陳年污垢?),馬桶內緣接近出水處也有黃褐色的東西。


        這要歸咎於我家沒有專業主婦,打掃不力的緣故嗎?姑且不論原因,明天日本朋友要來住,實在不想讓她看到這樣的馬桶,所以我今天決定發憤圖強,把它弄乾淨點。首先使用家裡的圓形刷子和馬桶清潔液,但是效果有限,內緣的髒東西根本刷不下來。還有馬桶蓋也沒工具可清潔。

←原本的圓形刷


↑シャット流せるトイレブラシ

↑トイレ掃除用シート

於是我就去附近超市,想買類似「シャット流せるトイレブラシ」「トイレ掃除用シート」的產品。前者是拋棄式的細頭馬桶刷,方便深到內緣;後者則是質地較厚的除菌溼紙巾,用來擦馬桶蓋和馬桶身的。結果,沒看到後者那種商品,拋棄式馬桶刷倒是有,3M的百利超強淨可拋式馬桶刷是唯一的選擇。

← 3M的百利超強淨可拋式馬桶刷

回家後拿出
3M的產品來用,還不錯,內緣污垢刷掉了,可是唯一的缺點是,用完後那根長長塑膠握柄不知該放在哪。「シャット流せるトイレブラシ」就細心多了,附了一個放置台。

「トイレ掃除用シート」
買不到,所以我放棄了馬桶蓋的清潔工作。不知為何網路上竟然有人說,馬桶蓋的打掃方法是用菜瓜布刷。欸,日本人一定覺得這說法很奇怪吧。普通馬桶蓋用力刷是沒關係啦,可是免治馬桶蓋或是有保溫效果的馬桶蓋,怎麼捨得拿菜瓜布刷呀。更何況菜瓜布沾的清潔液,豈不是會把廁所地板弄溼嗎?美輪美奐的廁所,跟地板的一攤水,實在不搭

台日的廁所本來就差異很大,從衛生紙要不要丟馬桶這種小事就不同(還好我家可以丟馬桶)。這就算了,沒想到打掃工具也有差,讓我覺得在台灣掃廁所有夠難。以後的夢想是從日本帶全套的廁所設備回來啦。
←我要這種廁所…

6 comments Add yours
  1. 我家還不可以丟馬桶咧…..(┳Д┳)

    對我來說
    習慣一個人的生活後
    即使我不是很“整潔”的人
    但我只習慣,也只想習慣自己可認同的不整潔…..
    (我知道這是成為任性干物女的徵兆之一(-_-))

    今年年底回台灣時
    我要買シャット回家孝敬媽媽(≧∇≦)

  2. 嗯,深有同感
    在日本這段日子
    覺得廁所使用很方便很舒適
    連公廁都乾淨無臭(還很香)、提供洗手乳、衛生紙、免治馬桶、感應式水龍頭
    上洗手間甚至是一種享受
    不得不對日本人的嚴謹貼心感動

  3. 原來問題出在乾與濕的差別
    台灣的浴室 即便是有加裝所謂的乾濕分離的淋浴間拉門
    以一般的清潔方式 刷馬桶或地板 就是清潔劑 + 刷子 + 菜瓜布 最後用水全部沖一遍
    所以 根本不會有你說的那種擦拭巾 就算有也很難買到吧!
    其實我曾經想過 像你現在住的地方那種廁所要怎麼打掃? 總不能拿水來沖呀!
    不過現在我懂了 原來有那種除菌擦拭巾呀!

    還有 說真的 我也好喜歡日本那種 真正的乾濕分離的浴廁唷!
    在台灣 我都還沒見過有人家裡有那樣的設計
    不知道會不會即使給師傅看照片也做不出來

  4. 我覺得音姬這個發明也蠻不錯的

    其實日本也是有髒的,只是比例比較小
    像是札幌車站北口的洗手間就令人不敢恭維,竟然沒衛生紙…

  5. 其實是耶,就是乾跟溼的問題
    因為台灣的廁所和浴室是一體的,不免弄溼地板
    也就沒辦法舖上像最後一張照片一樣的可愛地毯
    雖然很希望以後的住家可以把浴室和廁所分開,但是好像很難齁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