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家具看人性

        決定好未來的波士頓住處後,接下來就是要考慮購買家具事宜。距離出發也只剩一個月了,所以這幾天我忙著在網路上尋找資訊。

有用的網站大概有下列幾個:
1.PTT的波士頓版(中文)
2.波士頓大學台灣留學生專屬社群http://groups.msn.com/NEWBUTSA  (中文)
3.Boston Internet Community http://www.asagao.com/bic/index.html (日文)
4.Craigslist http://boston.craigslist.org/ (英文)

這幾天我跟好幾個中、英、日文的賣家聯絡,說明自己要八月中才抵達,希望之後取貨。卻發現一個詭異的現象,就是中文賣家都會要求「先付定金」。由於目前還沒有和任何英語賣家談到比較確定的階段,所以美國人的習慣如何我是不清楚(據我未來室友說,正常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,沒聽過付定金的),但至少日文賣家沒有跟我提到任何定金的要求。相比之下,就讓人覺得中文賣家(其實就是台灣人)實在
該怎麼說,不信任人性、防人到極點嗎?

賣方怕自己替對方保留了東西,對方臨時跑掉不買,但是我們買方也很怕賣方收了錢就落跑啊,為什麼要付定金?我們可是還沒實際拿到什麼家具耶。若賣方是旅館或飯店就算了,建築物就在那邊跑不掉,可以信賴他而付錢訂房;可是一個要賣家具搬家的個人,誰知道他會不會收了錢就閃人


正常的買方在找到適合的家具後,說好要買,不就會買嗎?又不是找男女朋友,誰會沒事浪費時間騎驢找馬?(就算是找男女朋友好了,騎驢找馬也是不好的態度。)要是買方找到其他更好的東西,(道德上)理應通知賣方,就算沒通知好了,賣方有損失嗎?對啦,他可能損失了一些交易的機會,被迫減價出售。但是這個風險比起買方被詐騙定金的機率要小得多吧!

總之我覺得賣家具收定金的做法實在荒謬,我也不知道為何台灣人那麼不信任別人。這又讓我聯想到台灣旅館訂房和日本旅館訂房的差異,對,就是失格的旅人討論的定金問題!日本民宿從來不會想到有旅客會訂了房間卻不來,所以沒習慣收定金,台灣的民宿收定金卻是常態。告訴大家,收定金不只是旅館業者,連漁船也是,這回我計畫去宜蘭賞鯨,發現要訂位就要付錢;可是我們何曾聽過網走破冰船或中央巴士訂位要付定金的?

還有一件事也讓我對(某些)台灣人的習慣大吃一驚,我常常在上述那兩個中文網站看到要徵室友的,竟然都是在
1BD(即日本的1LDK)裡面塞兩個人,也就是把客廳當成一間,再分租給一人的意思。不可否認很多房子的客廳都很寬敞,容納另一人生活起居是輟輟有餘,可是看倌們,客廳是沒有「門」的耶!你如何能想像住在一個開放式的空間?換衣服怎麼辦?說情話怎麼辦?給室友看光光聽光光嗎?1BD就是給一人住的啊,兩個人就應該住2BD,為了省錢犧牲隱私到此程度,有必要嗎?

        好了,我抱怨該打住了。我該慶幸自己懂日文,運用日本人的網絡,在BIC上面找到了通情達理的室友和合適的房子。台灣人的社群網絡到目前為止派不上用場,未來的家具購買恐怕也是沒作用了。各位請好好珍惜自己懂日文這點,到了第三國,這會是極好用極便利的資源。  

6 comments Add yours
  1. >>>我也不知道為何台灣人那麼不信任別人。
    可能曾經被自己人玩弄過, 所以害怕啊.
    如果你是老闆, 可以忍受客人三番兩次的爽約嗎?

    >>>日本民宿從來不會想到有旅客會訂了房間卻不來,所以沒習慣收定金
    但是他們也學乖了, 旺季就向外國預約者說:抱歉, 客滿了.

    五月我去ニセコ,住的那家民宿的老闆說台灣人是有no show者(訂了房卻
    沒出現), 但最多no show的是香港人,他的形容是:もっと酷い.

  2. 其實我來北海道念書,很感動的一點是
    我幾乎沒有買任何家具跟用具,
    唯一只有我從台灣帶來的電鍋。

    其他都是從其他台灣人學長姐那裏,
    免費接收過來的,
    即使是日本,北海道以外的地方,
    台灣同學會好像很少有這麼熱情的說。

  3. 買方怕約好賣方跑掉不買,又要重找買家;
    賣方怕買方收了訂金跑掉……
    這樣防下去 真的是沒完沒了!
    兩個不相識的人若想交易
    真的只有重回原點:信任對方!

    我也覺得就某些方面來說
    日本人比較習慣去相信人,
    所以狡猾的人在日本可能可以佔較多便宜!!!
    但認真的人知道「先自重而後人重」
    所以會珍惜這種信任
    不論要預約或取消
    都會按照規則來做!

    蠻驚訝有人願意住客廳!
    是不是苦讀的學生呢?
    (反正回家只是睡覺 可以放張床即可)
    以後功成名就,
    這段佳話一定回味無窮!
    雖然我也沒錢
    也想省房租……
    但我的最低限度是
    獨立的個人空間!
    (起碼給我個門吧! *^^*)

  4. 我從宿舍搬到外面那年,也是從兩三位學長姊那邊接收了好多家具
    不知道這是不是如你所言,北海道這裡算特例?

  5. 其實你說到關鍵了,就是信任
    後來我跟台灣的賣家經過數封MAIL來往,解釋我沒辦法先看家具和付定金
    他最後妥協決定相信我,把東西賣給我(都是一些小東西就是了)
    所以台灣人也不是那麼不知變通,只是一開始門檻比較高而已….

  6. 如你所言,不信任多半是以前有過不好的經驗
    所以我也沒怪罪賣家(東西還是要買,生意還是要做呀)
    只是得多花費一點心力說服對方,言明自己不會爽約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