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日本留學展

        728日和29日分別在高雄與台北舉行,北海道大學也有設攤,由我跟留學生中心的職員佐藤小姐2人參加。

高雄那場有
2年前參展過的學姊相助,幫了好大的忙(尤其台語應答,我的台語久未使用,爛得可以,佐藤更是沒輒)。台北則有台灣人好友以及北大畢業的宇都宮同學來幫忙,即使人手增加至4人,還是忙得天翻地覆,嘴巴從早到晚沒有休息過,攤位前面也總是有人在排隊等候。下午2點以後吧,準備的文宣通通發光,只能以個別面談的方式因應。很感謝學姊、好友和宇都宮,北大沒有付任何薪資,他們純粹是義務來幫忙母校的,真的很感動。

這兩天最常遇到的問題是,我對
XX大學院有興趣,請問入學程序是怎麼樣的,有沒有限制語言能力要幾級,要考什麼科目。於是我們最常掛在嘴邊的說明便是,「請先跟老師聯絡」。仔細想想,這可能是日本跟台灣(美國也是嗎)差異最大的地方,在日本,若要進大學院(即中文的研究所),通常外國學生先得自己跟教授聯絡,依照教授的判斷,決定是否要當半年或一年的「研究生」(旁聽生),或是直接來考院生(正式的研究所學生)的入學考,以及考什麼科目;而不是直接跟學校報名(當然也有例外,例如聽過東大是直接跟學校報名考試,考上後才分配指導教授)

有些學生聽到要自己找指導教授時,會很惶恐。其實程序上並不那麼困難,首先請上網搜尋哪個學校的哪個老師跟自己有興趣的領域相符,接著,就直接寫信或
e-mail跟老師聯絡吧。當然,附上簡單的自傳、研究計畫、履歷、成績單、推薦信是必要的,這些文件在申請美國的研究所也是必備的東西吧。老師收到來信,不論是否收你做學生,正常的情況都是一定會有回音的,若決定指導你,那麼接下來的程序(研究生or院生)、報名、必要書面資料,他自然就會給予指示。

另外,這次問北海道冷不冷的人不多,讓我鬆了口氣。以研究科來分的話,這次人氣指數最高的大概是「國際廣報媒體研究科‧觀光學院」吧,而現實世界中,根據留學生中心的統計資料,北大的台灣人學生共
49人,其中21人在法學研究科(其中將近半數大概都是交換學生吧)

整體而言,雖然展覽的工作辛苦,但是個有趣的經驗。希望明年還有機會再來一次。

4 comments Add yours
  1. 謝謝大大的講解~^ ^

    不然我還真不知道怎麼去報考日本的大學院~不太曉得流程~而且日文能力…(汗)

    我本身並不是日語系出身~而是大學選修日文時~偶然得知交流協會獎學金這事~(有

    晚..已經畢業說~工作)所以我可能還要給自己進修日語程度的時間~(2.3年吧..)

    日文老師當然很鼓勵我們考~我也希望給自己一個夢想~有機會可以出國學習多媒體設

    方面的領域~

    很高興認識你喔~謝謝~(我是看SOFTBANK手機..才無異中發現這篇的~可惜台灣沒進
    ~)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