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帖的跨國比較

        根據wikipedia的解釋,喜帖,是即將結婚的新人所印製的邀請函,又稱為喜柬,英文為wedding invitation。室友的好友在今年九月即將結婚,捎來喜帖一枚,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美國喜帖實物(為保護當事人隱私,就不貼圖了,大致上和下面圖片類似),很訝異於設計的簡樸,也有深得我心之感。

        原本就愛逛小物店的我,來美國後簡直像發現新大陸一樣。雖個人用的髮飾、項鍊等飾品種類是不比台灣或日本多樣,但另方面,舉凡肥皂、沐浴、香氛、餐具、室內裝飾乃至卡片等紙類製品,卻是種類繁多而常有令人愛不釋手之作。這幾天剛好住處附近的Paper Source在打折,這是一間專賣賀卡、信封、包裝用品的文具店(對不起,我除了文具店一詞外,找不到更恰當的中文,但Paper Source的店內擺設和台灣印象中的文具店差很多的),趁著這個機會我把整家店好好地繞了三、四遍,仔細欣賞他們的商品,包括喜帖用紙,才逐漸發現美國的喜帖和台灣差異很大呢。

(美國喜帖範例↓)

(台灣喜帖範例↓)

          

首先是美國的喜帖顏色比較素雅,也比較沒有印製新人照片於上的習慣。並且通常會附上出席回函日本也是。再者是紙的觸感和質地非常好,是那種會令人想留下作為裝飾品的厚實材質,風格完全符合我的理想。套一句現代流行語,台灣的喜帖在我的標準下都太「閃」太鮮豔了,雖然我可以體會把兩人婚紗照印在上面是濃情密意的象徵。不過似乎也有其他顧客跟我有相同的想法,因為搜尋台灣的網站後,找到某家台中的喜帖業者,他們的設計還蠻美式風格的,當然價錢也幾乎和美國同步就是了。

(該台中業者的作品,售價85元/張↓)

(日本的喜帖,還沒印上文字的↓)

One comment Add yours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