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我和日本人聊天提到自己在外面租屋獨居時,很多人第一個反應都是:那你自己做菜嗎?做什麼樣的菜?顯然他們腦中浮現的畫面是我拿著又大又重的中華鍋、揮動著鏟子炒出一道熱騰騰的麻婆豆腐。這是一般日本人對中國菜的典型印象:青椒肉絲、魚香茄子、回鍋肉、八寶菜。可惜我的回答都是令人失望的。首先我的住處沒有半圓形的那種炒鍋,其次我平常較少炒菜,我吃的菜以湯鍋墩熬或川燙者為多。
一個人的飲食習慣深受其生長環境尤其是家庭的影響。我台灣的家所做的菜極為清淡,最初是因為母親吃素,最近父親也開始重視飲食健康,我們家的菜變得更加隨性任意。比方說炒青菜,我家的青菜與其說是用炒的,不如說是丟到炒鍋裡面蒸熟它罷了,因為放的油很少,爆香也不用蔥蒜而只有薑絲。除了炒青菜是經典之作外,我們家的湯也是一絕。竹筍湯為了讓母親也能喝,當然是沒有放排骨或高湯,就是竹筍切片然後放一些油(據說可以緩和竹筍傷胃的作用)跟水去煮;平常的湯因為不能放肉類,為了煮出湯應有的甜味,會放一堆蔬菜,比如番茄、白蘿蔔、玉米、馬鈴薯、高麗菜或白菜。另外,我家的飯從來就不是純白米飯,而是混合著胚芽米和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五穀雜糧;這種主食固然健康,但若隔餐再加熱,則水分盡失、味如嚼蠟。外人吃到了這樣的菜恐怕立刻暈厥。
自己一人在外居住,我煮的正餐味道比起家裡是有濃一點,但擺脫不掉家裡的諄諄教誨,一切仍以少油少鹽為原則;甚至現在看到別的台灣朋友做菜時都會膽戰心驚,因為我實在想請他們少放點油…。不過正餐之外的零食我可就不健康多了,所有被列為不健康的食品,除了酒類之外,我是來者不拒。
某天我家的零食庫存狀態,See’s巧克力、兩盒Fran、森永小枝、札幌Potato、牛軋糖,除此之外還有兩盒哈跟打死冰淇淋在冰箱中。至於咖啡和茶也是少不了的,每天早上一杯現煮咖啡已成了習慣;台灣家中無法泡咖啡常令我嘀咕不已。我變得很愛吃甜食,蛋糕、幕斯、烤布蕾、泡芙、millefeuille、鬆餅、布丁、bavaroise、甜甜圈…,今晚我則吃了一個滿是鮮奶油的可麗餅。為什麼我會變得那麼愛甜食呢?自己也很納悶。可能是這裡天氣冷,容易讓人食慾大增;也可能是這裡的甜食做得精緻可口,不但外觀使人愛不釋手,甜度控制地剛好,味道也足夠細膩。
日本人喜歡外國食品的程度遠大於台灣人,所以市面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西洋料理(包括甜點)。來到日本後我驚訝於他們對於外來事物的接受度,舉個簡單的例子,在日本,義大利麵跟炸豬排飯一樣貴,但在台灣,義大利麵的價格是排骨飯的兩倍。在台灣,只要是被歸類為「外國菜」的,總是可以賣到本國菜的好幾倍價錢;這種事情在日本不會發生,因為通通都一樣貴。既然都一樣貴,我們也不需要執著於日本料理,而可以多方嘗試,這也就是我覺得來到日本後,反而在飲食習慣上「洋化」的程度大於「和化」的緣故(當然,嚴格定義起來很可能只是「日本式洋化」)。雖然生活在日本痛苦指數頗高,但日本商品的多樣化卻是讓我留戀的特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