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8點和室友Lianna一起走到學校,進入劍橋市內後,發現那邊的建築比Somerville市的更美輪美奐,每一棟都維持地很漂亮。Lianna說劍橋市是階層比較高的區域,居民所得高,治安也好。
9點到Holyoke Center內的Harvard International Office報到,這是每個外國學生或學者必經的程序。在這裡發現了悲慘的事實,芝加哥的海關不知為何,蓋給我的入境戳章上竟然顯示簽證種類是F1(學生),但我的DS-2019表格以及簽證上的種類都是J1(交換賓客),這樣的不一致使得我必須跑一趟波士頓機場海關做更正手續。於是我第一次搭地鐵的經驗就獻給機場啦,實際嘗試後,發覺要去機場還蠻方便的。從紅線Harvard Square站上車,在South Station站換乘銀線,這是一種巴士型式的地鐵,很難解釋,某些路段它頭上有電線,像路面電車,但某段又沒電線而比較像巴士。費用非常便宜,使用charlie card儲值卡的話,只要1.7美金,加上等車的時間大概40分鐘就到了。這大概是我住過的城市中,去機場的大眾交通工具最便宜又方便的地方了吧。波士頓機場海關花了一小時訂正我的I-94和DS-2019表格上的戳章,我在11點40分回到大學辦妥報到。
接著去Bank of America開戶。這個就不得不稱讚一下美國的制度了,只要護照和DS-2019就可以開,不像日本一定得先辦外國人登錄,而且服務非常好,行員帶我到小辦公室,細心地解釋好幾種戶頭的不同,並幫忙填好所有的表格,還教我ATM的使用方法。這裡的帳戶有其複雜之處,我辦了三個,主戶頭是checking account,我可以有一張debit card,買東西時出示這張卡,便可從這個戶頭直接扣款,日常生活非常方便,但缺點是卡掉了很危險,因使用debit card購物並不需要密碼,所以這個戶頭不好放太多錢;大部分存款適合保存在saving account,這和台灣和日本大部分的戶頭一樣,會有提款卡,操作時也需要密碼,但奇怪的是,saving account每個月只能轉帳或提款6次;最後一個帳戶是網路購物用的,可以和paypal相連,不過我沒用過paypal,這部分的說明聽不太懂。開戶花了將近一小時,讓我對美國金融制度的多樣化和便利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下午2點半去法學院找East Asian Legal Studies Program負責visiting scholar業務的行政人員,她為我和另一位中國浙江大學來的visiting scholar說明一些手續,包括取得哈佛ID、開設e-mail和網路帳號、鼓勵我們多參與法學院舉辦的交誼活動等。之後和該visiting scholar聊天,原來他還是博士班學生,拿中國政府的獎學金來哈佛一年,不過金額頗為有限,一年是15,000美金。其實這樣的收入在這裡生活很不容易呀,雖然他找到了房租450美金的便宜房子,但其他的開銷還是很驚人的。
4點和北海道大學的同事真壁教授見面,他在燕京研究所一年了,他拿了一台腳踏車送我,超級感謝的。但是腳踏車有些地方需要修理,打氣孔的形式很怪,要用特製的打氣筒,甚至座位要自己調低都不行(試過手邊全部形狀的螺絲起子,沒一個合的),這樣一台腳踏車,原主人花了70美金購買,還修了一兩次,花費20-30美金,這裡的物價真的很恐怖啊。
真壁教授給了我很多實用的建議,包括中餐的流動餐車位置、圖書館免費的掃描設備、便宜的大學健身房資訊(一年25美金)、醫療保險和自行車使用感想等等。美國的醫療保險真是大問題,假設我要加入哈佛的保險,半年花費將近3000美金,若選擇其他公司便宜的方案,保險的給付金額和涵蓋範圍就簡陋許多。例如Lianna的男友牙齒有問題,但他的醫療保險不含牙科(據說很多保險都是如此),在這裡治療要3000美金,所以他選擇了回日本看牙齒。我只能祈禱這一年自己都不要生病…
然後我提到要購買印表機用紙,真壁教授又提醒,美國的用紙規格不是A4,而是letter size。唉,沒想到除了容量、長度、重量的單位和我們不同,連紙張大小都不一樣…文化差異真大。又,這兩天想買手洗衣服用的臉盆,但去了家裡附近的hardware store卻找不到,原來美國人不用臉盆的…我還想買日本洗澡用的小椅子,當然也是買不到。天啊,好懷念日本的百元商店,在美國幾乎不可能找到1美元以下的東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