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國共有13個葡萄酒產區,只有Saale-Unstrut及Sachsen兩個在德東,且產量稀少,知名度不高,但正巧位於我們的旅途順路上。Saale-Unstrut在威瑪及萊比錫中間;Sachsen則在萊比錫及德勒斯登中間。於是特別安排了「來去酒莊住一晚」的行程。
(上圖:德國葡萄酒產區圖,紅色圈起的Naumberg便是這附近的中心都市。)
德東的酒莊受到DDR社會主義統治時期的影響,發展較遲,不僅在產量及品質是如此(上述兩個產區只有各2間酒莊進入VDP德國名莊聯盟),觀光所需的住宿設施也頗為缺乏。相較之下,今(2017)年即將造訪的萊茵河畔的Mosel, Rheigau, Rheinhessen, Baden幾個產區,VDP酒莊不但數量多,也不乏提供住宿者;更不用提一般等級的酒莊所經營的民宿,繁若星海,任君挑選。2016年尋費盡力氣尋找Saale-Unstrut及Sachsen產區的酒宿,勉強找到兩間,其中一間就是Naumberg(瑙姆堡)附近Saale(薩爾)河畔的Weingut Kloster Pforta度假小屋。
這天下午,享受完威瑪的歌德歷史知性之旅後,往東北方向開車43公里,來到酒莊附設的度假小屋(Ferienwohnung)。這種住宿型態又和民宿B & B不同,僅提供房間而不附早餐,但通常房內都有廚房及餐具,旅客可自己烹調,收費也比民宿更廉價,我們住了兩晚,每晚50歐元。
(上圖:葡萄藤架下面的一樓是餐廳,二樓左邊第一間就是我們臥室的窗戶,旁邊直立型小窗是浴室窗戶。)
(上圖:從薩爾河畔向酒莊看去。)
德國週日是休息日,只有餐飲業(及部分超市)開門,一般店家則無。所以管理度假小屋的酒莊辦公室也不開,他們直接把鑰匙放在房門外的密碼箱中,事前告訴我如何走到房門口(要推開餐廳旁邊的神秘鐵門上樓)及密碼。不過他們設完密碼後完全沒歸零,我一打開密碼箱,就已經是按好密碼的狀態了……等於根本不用按密碼就能取鑰匙。還好,房內一切平安,沒有任何問題。
(上圖:餐廳旁的神秘鐵閘門,度假小屋在樓上。)
(上圖:爬到樓上 後,右邊有腳墊的地方就是房間入口,左邊是葡萄。)
(上圖:進門後的玄關與鞋櫃。)
(上圖:廚房兼客廳。那窗簾根本擋不住陽光。)
(上圖:另一側就是床鋪。)
(上圖:連洗手間也明亮到不行。)
雖然進房時已是下午4點多,陽光還是赤焰焰,非常悶熱,打開窗戶也不見效果,而德國一般室內既沒有冷氣,也沒電扇。意外的是,不久後天色突然轉為陰沉,雷聲從遠至近,本以為是午後雷陣雨,結果竟然是冰雹,粒粒分明,呲呲作響。手邊沒什麼糧食,幸好樓下的餐廳每週四至日有營業,而且頗為平價,所以晚餐就在那邊解決了。
度假小屋的設備尚可,沒有前一晚的Walterhausen民宿那麼乾淨,算是堪用而已。不過空間寬敞,而且窗外景色頗佳,可以看到薩爾河(有人在泛舟)、金黃麥田、遠方鐵路及小山丘,至於度假小屋的後方山坡,就是一大片面南的葡萄園。
(上圖:窗外景色。停車場下方就是薩爾河。)
(上圖:爬上度假小屋後面的山坡,漫步葡萄園間。)
附近最大的城鎮是Naumberg(瑙姆堡),人口約3萬。這裏的觀光名勝是主教堂(Naumburger Dom)、聖溫塞斯拉斯教堂(Wenzelskirche)、尼采之家(Nietzsche-Haus)。週一早上市集廣場雖有不少攤商,賣的多是令人興趣缺缺的衣物,而沒有食材。唯一找到能即食的是烤豬腳與烤雞餐車——這東西真是好物,日後在不同地方也常遇到——非常便宜,一隻德國豬腳5-6歐元,一隻烤雞3歐元。
飽餐完畢後,付費3歐元爬到Wenzelskirche的鐘塔上,眺望瑙姆堡市鎮風光。整個城鎮的建築多為紅色屋頂,不遠處的主教堂非常醒目,是典型的中歐景色。
(上圖:通往鐘塔的門與指示牌。爬到最上面後才有管理員收費。)
(上圖:綠色屋頂尖塔就是主教堂。)
之後想去尼采之家,但週一不開放,以為此行與尼采無緣,不過傍晚又有另番轉折。總之,只好離開瑙姆堡,另覓去處。拿著傳單看看,北邊小鎮Freyburg旁邊有間葡萄酒博物館,就出發了。葡萄酒博物館本身雖無看頭,它位於一座名為諾恩堡(Schloss Neuenburg)的城堡,即使城堡的展示沒有英文orz,還是蠻令人震撼。諾恩堡相傳是1090年由圖林根公爵Ludwig der Springer(跳躍者路易)所建,從內裝及外觀大致可推測主要是軍事用途,也有一些起居室、小禮拜堂,保留著中世紀的簡樸風格。
(上圖:城堡入口處。)
(上圖:從城牆往下俯瞰。)
(上圖:葡萄酒博物館,但其實比較像賣酒的地方。)
(上圖:最後在餐廳喝啤酒。外面那個大鐘塔也可以付費參觀,但今天的登高行程已經足夠,遂無進入。)
諾恩堡位於山丘上,俯瞰Freyburg市區頗有高處不勝寒之感,觀光客很少,可以非常悠閒地漫步其間。參觀完後,拿著門票附的折價券,來餐廳買杯啤酒解熱。臨走前還發現城堡入口處的獵人房,也已被改裝為可出租的度假小屋,就位在山壁上方,地勢險峻,腳下景色一絕,房價也跟我們的酒莊差不多。如果有下次的話,我非常想住住看這居高臨下的獵人房。
最後要講到跟尼采相關的事了,我們的住處是Kloster Pforta酒莊所經營,Kloster是修道院,其本體就是山腳下薩勒河對岸的Pforta小學(Landesschule Pforta)。我們本想跟服務台借用語音導覽機,不幸只有德語版,只好在不明就理的情況下自己亂逛。根據wikipedia的資料,修道院在1543年變成了寄宿學校,現在仍是薩克森–安哈特邦(Sachsen-Anhalt)的資優生寄宿學校。
(上三圖:校內一隅。)
因為現在依然是學校,有些建築(例如宿舍)不能進入。沿著導覽標誌,可以參觀教堂、體育館、教室,當我們快要離開、正在拍照時,突然有個先生走過來,跟他問候了Hallo後,他看我們顯然是觀光客的模樣,問我們從哪來,閒聊了一會兒,才知他是這個學校的數學老師。他講了一些簡短的歷史後,堅持帶我們走到其中一棟建築前,指著三個看板跟我們說,這是此處其中三個傑出的校友的紀念碑:尼采及蘭克(Leopold von Ranke,歷史學家)(第三位印象薄弱,又忘了拍照存證,就忘記名字了…)。如果不是他這段話,我們大概不知道這學校的厲害之處。
(上圖:就是在這棟校舍的右手邊窗戶前,有三個不起眼的看板,講述著三位優秀校友的事蹟。)
聊到今天早上瑙姆堡的尼采之家沒開,他說,那你們乾脆去尼采的墳墓吧,在一個叫洛肯(Röcken)的小村,就在去萊比錫的途中。於是隔天我們在看完了製鞋的城市Weissenfels之後,真的去了洛肯。
洛肯就跟這篇文章描述的一模一樣——渺無人跡。紀念館與施洗教堂並未開放,公告欄甚至已歪斜。小小的墓園,裡面躺著的卻是思想界的巨人。這篇文章的作者沒能造訪的尼采讀書的村小(學校),我們卻因葡萄酒而陰錯陽差地踏入,接著因為偶遇數學老師,最終來到相同的墓地。